新闻资讯

因势而起、蓄势而进、聚势而强 ——写给“家人们”的一封信


2021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在这一天正式施行,“树立优良家风、弘扬家庭美德、重视家庭文明”成为时代新命题,家事法律服务迎来新篇章。正是在这样不可阻挡的恢宏形势下,上海家与家律师事务所应运而生,聚焦婚姻家事与财富传承,因势而起、顺势而为,开启专业化法律服务的壮丽新征程。

四载春秋,并肩同行。你们不仅是家与家的“家人们”,也是我们志同道合的同路人,更是奏响时代强音的共鸣者。正是因为有了闪闪发光的你们,家与家愈加熠熠生辉。感谢你们在充满机遇与挑战的风云变幻中,与我们一起,蓄势而进、聚势而强,在家事法律服务的璀璨星辰中稳步前行。

2024年,法律服务行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变革浪潮,这是时代的号角,更是转型的契机。人工智能、新质生产力蓬勃兴起,点燃法律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家与家随势而变、应势而谋,以敏锐的洞察力捕捉时代脉搏,以果敢的行动力拥抱行业变革,在AI智能世界探索新知识、新技能、新机遇,运用新科技广泛而迅捷地调研市场需求,科学而高效地提升办案质量,严谨而审慎地梳理业务流程,构建数字化赋能律所发展的新格局,于风云变幻中书写属于家与家的壮丽篇章。

风禾尽起,盈车嘉穗。不畏山高路远的跋涉者,山川回馈以最奇绝的秀色;不惧风高浪急的弄潮儿,大海回报以最壮丽的日出。2024年,家与家获得“全国文明实践巾帼志愿阳光站”“上海市妇女权益保障先进集体”“徐汇区妇女儿童事业发展贡献奖”等诸多社会荣誉,连续多年荣登LEGALBAND中国顶级律所第一梯队、钱伯斯大中华区榜单、钱伯斯私人财富管理榜单、GCP中国律所新锐势力榜等,并获LEGALBAND中国法律卓越大奖年度最佳家族财富管理律师事务所、年度最佳新锐律师事务所等多项提名。家与家团支部荣获上海市“团员和青年主题教育理论学习典型集体”称号并得到市级通报表扬。大风泱泱,大潮滂滂,家与家乘势而上,集微力、成巨澜,用汗水滋养梦想的种子,春华秋实,精耕细作,硕果累累。

道合者,不以山海为远;相知者,不以万里为遥。专业化与凝聚力成为家与家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竞争力:2024年,家与家共有12位律师获评一级、三级律师职称;11位律师分别担任上海市律协10个专委会委员;谭芳律师作为全国妇联常委、全国妇联权益部兼职副部长、全国律协婚姻家庭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等,继续以实际行动履行各项社会责任;李凝未律师当选上海市律协调解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荣获首届“徐汇区十佳优秀律师”;沈婧律师当选上海市律协婚姻家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杨大地律师获评徐汇区建言献策优秀骨干、徐汇区最美家庭称号。家与家全体律师以“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律师”为目标,全年办理案件1358件。越来越多的法律人才,如点点繁星汇聚而来,家与家聚势而强,以“五大YAN值”选拔人才,以创新精神培育人才,将人才的关键变量转化为团队势能的最大增量,纳百川、汇众智,同心协力推动家事法律事业更上一层楼。

家与家的“法治朋友圈”版图遍布大江南北、跨越五湖四海。2024年,家与家接待了来自全国多个地区的妇联干部和基层工作者,特别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妇联、云南省妇联、澳门妇女联合总会、成都市妇联、青岛西海岸新区妇联、常州市钟楼区妇联等地妇联组织以及东西部对口帮扶地区的妇女姐妹,还有来自各大院校培训班、女企业家协会、行业商会等各类组织,大家相聚在家与家,共同交流家事法律实务案例,探讨妇女儿童权益保障工作创新路径。2024年,家与家的律师团队还先后为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上海徐汇区社区矫正管理局、上海市科技系统、上海浦东新区人民法院、上海性别研究研修班、贵州省律协、湖南省律协、上海杨浦区残联系统、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湖北黄石律协等政府机构、企业、街道、社区、学校开展普法讲座及维权培训活动等。家与家何其幸运,在芸芸众生中结识了来自全国各地、各行各业的志同道合者,感谢你们与我们一起聚势而强,共同奔赴星辰大海。

乔木层层倚苍盖,栉风沐雨自担当。2024年,《人民日报》海外版整版刊发专访《用人性的温度守护委托人手中的幸福——访上海家与家律师事务所主任、中国法学会婚姻家庭法研究会理事谭芳》,《人民日报》日本月刊、《日本华侨报》联袂刊发日文专访文章;《解放日报》以《跨越山海的巾帼力量》为题采访上海市妇联东西部协作和对口帮扶等相关工作,并报道了全国妇联常委、全国妇联权益部兼职副部长、上海家与家律师事务所主任谭芳律师作为妇女儿童维权工作典型代表的普法维权事迹。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权威媒体69次聚焦家与家,在“流量至上”的喧嚣中,家与家坚守专业阵地,披荆斩棘,逆势而行,奔走在公益普法、妇女维权、对口帮扶的道路上,解读社会热点,传播法律信仰,传递法治力量,以责任担当描摹公平与正义,以共鸣共情诠释温情与温暖。

“一切法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法国思想家卢梭的这句警言,道出了“使法必行之法”在于人心这一真谛。家与家顺应时代需求,构建普法矩阵,扩大法治之声,积极借势而为,接受中央电视台《晚间新闻》《人民日报》《法治周末报》《日本华侨报》《21世纪经济报道》《广州日报》和界面新闻等主流媒体采访;做客上海新闻广播《市民与社会》《法眼看天下》《财经律师行》等电视电台栏目;与长期供稿单位合作,在《中国妇女报》权益周刊上发表普法文章31篇,在《婚姻与家庭》杂志发表权益保护类案例文章12篇,在《上海法治报》发表家事案例文章11篇。家与家在新媒体平台上以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普及法律知识。2024年,家与家为332人提供公益法律咨询,线上公益解答4700余人次,开展公益直播280余场,发布普法短视频750余条,线上观看人次达3.25亿人次,并在徐汇区妇联《智汇谭法》栏目推出24期普法课程。家与家律师以“幸福小家、成就大家,以个案推动法治进程”为使命,用创新思维赋能法律服务,用专业精神回报社会需求,在时代的宏大命题面前,家与家众志成城,蓄势而进

尘雾之微,补益山海;萤烛末光,增辉日月。每一个平凡的个体,都能绽放出自身的价值,家与家律师心怀热忱,积极投身社会公益,用实际行动践行法律信仰。2024年家与家律师团队在党支部的带领下,和徐汇区妇联、普陀区人民法院、中远两湾城第三居民区、徐汇区枫林街道等共建合作,并定期定向提供公益法律咨询服务。家与家律师在“汇心湾”婚姻家庭危机干预中心累计接待144小时,为中远两湾城第三居民区29个楼栋8000余名常住人口提供公益咨询服务157.5小时,在基层人民法院担任特邀调解员,前往枫林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客厅服务115小时。无论是传递法治之声,还是投身法治建设,家与家全员躬身入局,挺膺担当,风雨同舟,蓄势而进

志合越山海,聚力共前行,最慢的步伐不是跬步,而是徘徊,最快的脚步不是冲刺,而是坚持。家与家建立健全组织架构,在党支部的领导下,工会、团支部、妇联组织积极开展各类活动,以文化赋能职工业余生活,2024年组织生日会、工间操活动等60余场,羽毛球队、乒乓球队等社团活动丰富多彩,积极参与上海职工城市定向赛、上海市律师羽毛球邀请赛等,并在各类活动中多次获奖。作为家与家人才培养“五大法宝”之一,家法学堂以开展全方位内训教学的方式,打造了“因人而异、精准提升”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完善、理论实务并举”的高质量专业培训体系,在经济社会瞬息万变的时代,家与家的培新工作因势而变、就势而行,多元化赋能律师团队专业成长。迄今,家与家共举办家法学堂活动151场,在2024年总计44场培训中,不仅有法律实务分享、内训模拟法庭、心理团辅等,还有业内权威专家及各地家事法专业律师做客家法学堂,多维度提升律师职业素养,赋能青年律师适应新时代新要求。

越关山、向未来。新的变化势不可挡,家与家乘着时代风云,因势而起、顺势而为、应势而谋、随势而变、就势而行、蓄势而进、聚势而强、乘势而上,以攀登和坚守,诠释人生的意义,以责任和担当,描摹青春的模样。尼采说:“谁终将声震世间,必长久深自缄默。谁终将点燃闪电,必长久如云漂泊。”新的一年,让我们以勇气和智慧,突破常规思维的束缚,以专业和拼搏,跨越技术难关的险峰,在“成为家事法律服务的开拓者和领跑者”的征途上,厚植法律素养,探索创新路径,锤炼实战经验,凝聚专业力量,蓄势聚能筹远略,扬帆破浪启新航。

上海家与家律师事务所管委会

2025年1月28日

新闻资讯

版权所有 ©上海家与家律师事务所沪ICP备2021004931号-1